曹崇良:陕北伞头秧歌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曹崇良:陕北伞头秧歌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邸建顺 2024-11-19 百科资讯 714 次浏览 0个评论

标题陕北伞头秧歌:传统魅力与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

文章内容

陕北伞头秧歌:传统魅力与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

陕北伞头秧歌,这一深受黄土高原人民喜爱的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演形式,成为陕北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融合了陕北人民的智慧和才情,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

在陕北伞头秧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身着鲜艳服饰的表演者。他们手持彩伞、彩扇,舞动着绸带,随着锣鼓大镲的激昂节奏翩翩起舞。他们的表演形式和主要特点是扭,因此得名扭秧歌。这种扭动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心灵的释放。

在表演活动中,演员们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扭动。他们的脚下以“十字步”、“三点步”做前进、后退、左腾、右跃、后转的走动。这些步伐走得整齐划一,仿佛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手中花伞转动,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伞头的引领下,演员们扭成如“枣核开花”、“十二莲灯”、“双蒜辫”、“海底葫芦”等图案,这些图案既富有创意,又充满了陕北地区的特色。

除了这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外,陕北伞头秧歌还融入了现代歌舞、农歌技巧、体操技艺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秧歌舞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时代感。演员们通过秧歌舞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在陕北伞头秧歌的表演中,有时还会出现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高跷等人物造型和多种社火节目。这些节目与主体秧歌相互衬托,使整个演出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也展示了陕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扭秧歌不仅舞姿要优美,腿上的功夫也尤为重要。步子有大有小,“十字步”先出左脚向前一大步,右脚跟着向前一大步、绕过左脚的左前方、第三步左脚向后拉一小步,紧跟着右脚也拉一小步,踩在左脚的右前方。“三点步”是左脚向前一大步,同时整个身体向左转左脚前进方向“了”字形,紧跟着右脚也向后拉一小步,落地后与左脚呈“了”字形。这些步伐的变换需要演员们有极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扭秧歌的过程中,腰胯摆转的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两臂要随着步伐和腰胯的扭动、夸张而不失自然大幅摆动。这样的舞姿不仅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粗犷豪放,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男演员右手中的花伞或其他道具有节奏地上下舞动且自然转动、左手自然摆动与肩平。女演员则两手中的彩扇交替绕胸前转动绕过头顶,如蝙蝠展翅,蝴蝶飞舞。这些细腻的动作与粗犷的舞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陕北伞头秧歌的独特魅力。

男女双方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相互交流、传情表意。特别是在走过转角子移位的时候,整个过程动作要有感召力、表情要有感染力。全套动作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陕北人民豪爽热情的性格。这种夸张的表演方式不仅让观众感受到陕北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也让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和敬意。

作者曹崇良,作为榆林市子洲县人,从小便对扭秧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是府谷崇良秧歌队的创始人,更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伞头秧歌表演艺术家。在2024年府谷元宵节秧歌表演活动中,他凭借出色的表演被誉为“灵魂指挥”,火爆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虹虹科技,本文标题:《曹崇良:陕北伞头秧歌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