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招晨方 2024-12-15 百科资讯 526 次浏览 0个评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清晨,稚子从金盆中取出冰块,用彩丝穿过,将其当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冰块被敲击出清脆的声音,穿过树林,但突然破碎,声音清脆如玻璃落地。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孩子们玩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盆”“彩丝”“银钲”;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作者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同时,也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

教学本着: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记忆,在快乐的记忆中学习,这样上课才不至于枯燥乏味,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才不会死记硬背,才会把古诗轻松地记得住,记得牢。

转载请注明来自虹虹科技,本文标题:《〖古诗词教学〗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