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书信总带着一种别样的情愫,那是古人对亲友的思念、教诲与期盼。而诸葛亮的《诫子书》,更是其中翘楚,流传千古。
开篇第一句,便抛出一个让人一愣的“谬论”:“大家都说诸葛亮是个神算子,但你知道吗?其实他的儿子诸葛瞻,教育起来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众人一听,这不是反常识吗?诸葛亮那么聪明,怎么教育儿子还费劲?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原文中的第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话听着挺有道理的,但你知道“静”和“俭”在诸葛瞻那儿是怎么被“玩坏”的吗?诸葛瞻天天宅在家里,不是读书,而是捣鼓各种小玩意,邻居们都笑他太“静”了。而“俭”呢,他更是发扬到了极致,连饭都舍不得吃,只为省下钱买那些小玩意。诸葛亮知道了,差点没气得从坟里跳出来。
接下来是翻译:“君子的行为,是静心思索以修养自身,节俭财物以涵养德行。”这话听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放到诸葛瞻身上,那就是:“老子天天宅家琢磨新玩意,省钱买零件,这难道不算有德行?”哈哈,这翻译,让人哭笑不得。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成白话就是:“不淡定点,怎么能知道自己真正的志向?不安静点,怎么能看得远?”说得好像挺有道理的,但诸葛瞻却天天想着怎么改进他的小玩意,还说什么“我要让这玩意飞得更高、更远!”这志向,让诸葛亮都感到无语。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学习要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成就。”但诸葛瞻呢,他学习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这玩意怎么改进才能更受欢迎?”结果,虽然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但都是关于小玩意的。
最后几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翻译成白话就是:“太过放纵自己,就不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太过急躁,就不能培养自己的性情。”但诸葛瞻呢,他每天都急得团团转,想着怎么把小玩意做得更好,结果性情没培养出来,反而弄得自己像个“小炮仗”,一点就着。
哈哈,你说这诸葛瞻是不是个“奇才”?他把诸葛亮的诫子书“玩”出了新高度,虽然最后没能像诸葛亮那样成就一番事业,但他的创新精神,也足以让人佩服了。
所以,朋友们,无论我们学习什么,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但也不能太“静”了,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节俭,但也不能太“俭”了,否则就成了“守财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但也不能太“远”了,否则就成了“空想家”。哈哈,希望我们都能从诸葛瞻身上学到点什么,但也别像他那样,把诫子书“玩”得太过分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虹虹科技,本文标题:《诫子书原文及翻译》